随着春运增开列车的叠加,承担着北京站始发列车的被套、床单、枕套、台布等用品洗涤工作的北京客运段洗涤车间,洗涤任务由图定列车13列增到29列。
增加卧铺列车,对旅客来说,是增加了旅程的舒适度,对洗涤车间的工人来说,增加的是工作量——由日供应3万件增加至5万件,整个春运下来就是200万左右的洗涤任务量。
乘客在火车上休息,有时总担心卧铺床单、被子不干净。那么被单、被罩和枕套,如何消毒最彻底?什么溅到被单上最难洗?今日,中国网记者来到北京客运段洗涤车间一探究竟。
车间外寒风凌冽,车间内却闷热潮湿,洗涤车间书记曹准介绍,由于工业洗衣机是蒸汽设备,车间温度常年都较高,夏天能够达到五六十度,工人工作时十分辛苦。
记者了解到,车间里的工人大多为40到50岁的中年人,工人的平均岁数为46岁。洗涤车间的工人们没有午休,没有周末,更没有节假日,经常是三班倒,上班时间朝六晚五。由于火车绝大多数都是夕发朝至,所以下午的工作量较大。
进入春运后,洗涤工作量由日供应3万件增加至5万件,整个春运下来就是200万件左右的洗涤任务量。这些洗涤任务不仅是对洗衣机、熨平机、烘干机等设备考验,更是对洗涤车间220多名干部职员的考验。
曹准介绍,整个洗涤过程为,将使用过的床品送到脏品库,工人经过点数、分拣,进入到洗涤程序,在洗涤漂洗及烘干后,取出床品推到熨平机上熨平,然后经过折叠、点数,打包后送到净品库,个别用品返洗或报残。看似简单几个步骤,却是保证广大旅客在旅途中使用舒适、整洁卧具的关键。
记者在车间看到,10台一人多高的大型滚筒洗衣机。这些洗衣机与普通家用洗衣机不同,其上方都接有蒸汽供热管道,锅炉加热的蒸汽从管道进入清洗缸,清洗过程中缸内温度一直上升至80~100℃,在清洗的40分钟过程里实现高温消毒。
洗涤过程中,为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每台洗衣机都满满的装到100斤床品。这一百斤的床品在洗衣机浸水、翻滚,再出来时就增加了几倍多的重量。经过洗衣机洗涤翻滚后,卧具就绞在了一起,把它们从洗衣机里弄出来,可是个力气活。“400多斤的床品不是谁都可以取出来的,而且被水浸泡过只会更重,还缠在一起,没有点臂力真不一定能拽出来。” 车间徐师傅和记者说。而这样的工作他们一天要重复七八次,春运期间若遇上加开临客,工作量则更大。
记者看到,开始洗涤时,徐师傅加入一水舀的混合物,“除了洗衣粉外,还有纯碱、氯化液、漂白粉等特殊试剂,以便于更好地清洗被品上的污渍。”徐师傅介绍,之后把推车上的床品拽紧洗衣机,由于床品太多,徐师傅整个身体都倾斜进洗衣机,来来好几次,才能把床品全部送进洗衣机。洗涤时间多在40分钟,等机器运作起来,徐师傅又推着有两平米的推车去运送下一个机器的床品,据介绍,一天下来徐师傅要洗十车左右。
虽然洗涤熨烫都以机械化,却仍然缺少不了人工操作。在熨烫的操作台,记者看到,3米多宽的熨烫机,前后两人一起工作,十几秒就烫好一条床单。熨烫过程,可算是技术活,卧具在洗衣机里来回翻滚、揉搓,会产生褶皱,熨烫就是让卧具平整,去除褶皱。这到程序都是两个人一组,而且每个小组都是“亲密”伙伴。所谓的“亲密”,就是在熨烫烘干后,卧具从机器出口出来净品时,俩人的配合是否默契。越是默契的,效率就高。如果是新手搭伙的,就会出现不连贯或者是反手活,致使效率很低。工人们的口头语就是“不出活儿”。
熨烫工杜师傅一边折叠一边对记者说,自己一天要折叠、打包7000件床品,熨烫时床单平展,有污渍的要挑出来重洗,依规定,直径超过0.5厘米的污渍就要挑出重洗。一般没洗掉的污渍,大多是鞋印之类的,挑出来他们会用洗涤剂泡一晚再洗,如果还洗不掉就只能报残,补充新品替换。
由于工作强度大,动作单一,工作一天,熨烫工们浑身都酸痛不已。但是一想到旅客能睡在整洁的床品上,工人都尽职尽责的完成好每一道工序。
整个洗涤、熨烫过程完毕,洗好的卧具将按照不一样的颜色被分送入库房。次日凌晨,这些洁白如新的卧具,将被货车拉走,送至各列列车上。(记者 肖冰 实习记者 贾馨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