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诚:上甘岭一等功臣深藏功名36载立功喜报揭开他英雄身份
来源: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12-24 13:28:16

  1952年的上甘岭战场上,一位年轻的机枪手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以一挺重机枪消灭400余敌军,击落战机一架。更令人震撼的是,在身负重伤、肠子被炸出体外的情况下,他仍将肠子塞回腹中继续战斗。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却在退伍后选择隐姓埋名36年,甚至连至亲都不知他曾立下如此功勋。他放弃了享受功臣待遇的机会,默默扎根农村,用养蚕技术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直到一纸尘封已久的立功喜报被意外发现,这位功臣的英雄事迹才重见天日。他就是上甘岭战役一等功臣蒋诚。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战功卓著的英雄选择沉默36载?他又经历了怎样传奇的人生?

  1928年深冬,重庆合川区隆兴镇广福村迎来了一个男婴的降生。这个男婴就是蒋诚,当时他的原名是蒋启高。蒋家仅有两亩薄田,一家七口人全靠这两亩地度日,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还有兄嫂和弟弟、侄子要养活。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蒋家的生活极其艰辛。为了多打些粮食,年幼的蒋启高便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在广福村,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田埂间来回奔波,挑水、施肥、锄草,样样都干。但即便如此,家里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1949年,在炮火中解放了成都。这一年,21岁的蒋启高见证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在当地进行征兵,蒋启高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在入伍时,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蒋诚",以此表达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入伍后,蒋诚被分配到第11军31师92团1营机炮连。在部队里,蒋诚刻苦训练,很快就掌握了重机枪的操作要领。由于表现突出,他被提拔为机炮连副班长。这段经历为他日后在朝鲜战场上的出色表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次年1月,蒋诚所在的11军31师被划归志愿军第12军。3月21日,蒋诚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踏上了朝鲜战场。在朝鲜战场上,蒋诚所在的第12军先后参与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防御作战等重要战役,经历了400多次大小战斗。

  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蒋诚表现出色。1952年6月,在战友张云的介绍下,他在朝鲜金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从一个农家子弟到员,从一名普通战士到机炮连副班长,蒋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与能力。

  这段时期的战斗经历,为蒋诚日后在上甘岭战役中创造传奇战绩奠定了基础。他精湛的射击技术、过硬的军事素养以及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都是在这些大小战役中逐渐磨练出来的。而这些,也为他在上甘岭战役中创造以一挺重机枪歼敌400余人、击落敌机的壮举做好了准备。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在这场持续了43天的战役中,蒋诚用一挺重机枪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战绩。作为机炮连副班长,他被派驻在597.9高地的一处制高点,负责火力掩护任务。

  10月14日凌晨,敌军对志愿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在密集的炮火覆盖下,敌军向597.9高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蒋诚所在的机枪阵地成为敌军重点打击的目标。面对敌军猛烈的进攻,蒋诚沉着应对,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精准的射击,他将阵地前的每一个角落都纳入火力覆盖范围。

  战斗中,蒋诚采用了独特的战术。他根据敌军进攻的规律,在不同位置预先设置了多个机枪火力点,并在这些火力点之间来回转移。这种战术不仅有效分散了敌军的火力,还使得敌军难以准确判断志愿军机枪火力点的具置。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敌军的战机对阵地进行低空扫射。蒋诚抓住战机拉起机头的瞬间,果断扣动扳机,一连串子弹击中了敌机的油箱,这架战机随即冒着黑烟坠落。这一精准的射击,不仅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官兵的士气。

  10月19日的战斗最为惨烈。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阵地发起总攻。一枚炮弹在蒋诚身边爆炸,炸伤了他的腹部,肠子外露。在这种危急时刻,蒋诚用左手将外露的肠子塞回腹腔,右手仍紧握机枪。他用被单简单包扎伤口后,继续坚守阵地。

  在整个上甘岭战役期间,蒋诚共消灭敌军400余人,击落敌机一架,击伤敌机一架。这些战功的取得,与他过硬的军事素养密不可分。在日常训练中,他总是刻苦钻研射击技术,不断总结战斗经验。即使在最艰难的战斗环境下,他依然能保持准确的射击,这与他平时的严格训练是分不开的。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蒋诚的英勇事迹受到上级表彰,荣立一等功。这份立功喜报上详细记载了他在战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敌军的多次进攻,他始终坚守阵地,即使身负重伤也没有离开战位;他精准的射击不仅歼灭了大量敌军,还成功击落了当时装备精良的敌机,为保卫上甘岭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3年底,战功赫赫的蒋诚脱下军装,悄然回到了重庆合川老家。面对组织上的多次慰问和安置工作的提议,他都婉言谢绝,选择回到农村务农。从此,这位上甘岭战役的一等功臣,开始了长达36年的默默无闻的生活。

  回到广福村后,蒋诚立即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当时的广福村交通闭塞,村民出行全靠一条泥巴路,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1955年春,蒋诚提议修建一条水泥路。当时村里经费短缺,他主动向信用社贷款5000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为了尽快还清债务,蒋诚省吃俭用,将每月的工分收入几乎全部用于还债。直到1960年,这笔"巨债"才最终还清。

  1962年,广福村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作物欠收,村民生活陷入困境。蒋诚发现当地气候适合养蚕,便开始钻研蚕桑技术。他自费订阅了多份蚕桑技术资料,还经常步行几十里到县城请教养蚕专家。经过不断摸索,他掌握了一整套完整的养蚕技术。

  蒋诚首先在自家试验养蚕。第一年就获得了不错的收成,他随即将技术无偿传授给周围的村民。他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养蚕手册,挨家挨户教授技术要点。遇到村民养蚕遇到困难,他随叫随到,不分昼夜地帮助解决问题。

  在蒋诚的带动下,广福村掀起了养蚕热潮。他帮助村民联系蚕种供应商,协助建立蚕房,组织村民统一技术培养和训练。到1986年,全村90%的农户都开始养蚕,村民的年人均收入比1962年增长了十几倍。广福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蚕专业村。

  在这36年里,蒋诚从始至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村里有什么公益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1975年,村里建设水利工程,他主动承担了最困难的炸山开渠任务。1982年,他自掏腰包为村小学添置了一批桌椅板凳。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过往,他总是轻描淡写地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

  即便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蒋诚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1978年,他的儿子考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成了一个大问题。村干部提议帮他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一些补助,被他坚决回绝。他说:"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我们能供得起。"为了筹集学费,他开始晚上打短工,白天继续在村里帮大家发展养蚕业。

  就这样,这位上甘岭战役的英雄,用36年的时光诠释了一名员的本色。他将自己的一等功劳深藏于心,却将为民服务的精神践行到底。在他的带动下,广福村不仅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更树立起了艰苦奋斗的新风尚。

  1989年春天,一场意外的发现让蒋诚隐藏多年的英雄身份终于重见天日。那天,合川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档案时,发现了一份尘封已久的立功喜报。这份喜报详细记载了蒋诚在上甘岭战役中的英勇事迹,以及他荣立一等功的经过。

  这份喜报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格外的重视。民政局随即组织人员深入调查核实。通过查阅军队档案、走访战友、核对身份信息等多种方式,最终确认了蒋诚就是那位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一等功臣。

  消息传开后,首先震惊的是广福村的村民们。36年来,他们一直把蒋诚当作一个普通的。没人知道,这位平日里与他们一起劳动、教授养蚕技术的老邻居,竟是一位战功卓著的英雄。当年和蒋诚一起修建村道的老人回忆说,蒋诚从来就没提起过自己的功绩,甚至在村里修路最艰苦的时候,他都是默默承担最重的体力活。

  更令人感动的是蒋诚的家人。他的妻子张守珍在得知丈夫的英雄事迹后表示,结婚几十年来,丈夫从未提起过自己在战场上的功绩。每当有人问起他腹部的伤疤,他总是说那是战争时留下的普通伤口。他们的儿子蒋明更是激动地说,上大学时家里经济困难,父亲宁愿加班打工也不愿意向组织提出困难,现在才知道原来父亲是一位一等功臣。

  1989年4月,合川区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决定为蒋诚补发36年来应得的各项待遇和福利。但蒋诚再次婉拒了大部分待遇,只接受了最基本的抚恤金。他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

  随后,各级媒体竞相报道了蒋诚的事迹。《重庆日报》用整版篇幅介绍了这位深藏功名的英雄;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报》也发表了长篇通讯,称赞他是"新时期的楷模"。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蒋诚依然保持着往日的本色。他仍然每天准时去蚕房查看村民的养蚕情况,继续指导年轻人掌握技术要领。当记者问他为何需要隐藏功劳这么多年时,他说:"打仗是为国家,种田是为人民,都是应该做的。"

  这份尘封36年的立功喜报,不仅揭开了一位英雄的实际身份,更展现了一名员的崇高品格。从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到田间地头的默默耕耘,蒋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本色。他的事迹也因此成为当地广为传颂的佳话。

  1990年初,蒋诚的英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他的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变。每天清晨,他仍然准时出现在村里的蚕房,为村民们解答养蚕技术问题。这一年,广福村的蚕丝产量再创新高,village农民人均收入突破2000元,在当地名列前茅。

  1991年春,合川区政府为表彰蒋诚的贡献,决定在广福村修建一座蚕桑技术培养和训练中心。蒋诚主动请缨担任培训中心的技术指导。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养蚕经验编写成培训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技术要点。在他的指导下,培训中心先后为周边十几个乡镇培养了数百名养蚕技术骨干。

  1992年夏天,上甘岭战役的一位老战友专程从东北来到重庆探望蒋诚。这位老战友带来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那是1952年在上甘岭阵地上拍摄的。照片上的蒋诚正端着重机枪,神情专注地注视着远方。这张照片后来被广福村的村委会珍藏,成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史料。

  1993年,蒋诚的腹部旧伤复发,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但他坚持等到村里的春蚕下种工作结束后才去医院。住院期间,每天都有村民前来探望。他们带来的不是水果礼品,而是蚕房里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即便躺在病床上,蒋诚依然耐心地为大家解答疑难。

  1994年底,重庆市组织并且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蒋诚获评"最美劳动者"称号。在领奖现场,主持人请他谈谈自己的感想。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只是做了一个员应该做的事。"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广福村村委会的墙上。

  1995年春节前夕,蒋诚组织村里的青年农民开展技术培养和训练。他发现不少年轻人对传统养蚕技术缺乏兴趣,便开始研究怎么样将现代化设备引入蚕房。他自费购买了温控设备,在村里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蚕房示范点,为广福村的养蚕业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

  1996年初,蒋诚的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当地政府多次劝说他到城里养病,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我离不开这片养育我的土地。"他坚持每天查看蚕房,指导村民改进养殖技术,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

  1996年4月8日,蒋诚因病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76岁。临终前,他将自己珍藏的《养蚕技术手册》交给了村里的年轻人,并叮嘱他们要把养蚕产业继续发展下去。他的追悼会上,前来送别的群众排起了长队,很多人手中都捧着蚕茧,这是他们对这位老英雄最后的敬意。在蒋诚去世后,广福村的养蚕产业继续蒸蒸日上,他培养的技术骨干成为当地养蚕业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