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赏析
来源:新闻动态    发布时间:2024-09-29 07:52:13

  据中心文献研究室撰写出书的《年谱(1893—1949)》记载:(1930年)1月“和朱德一同指挥红四军打破闽、粤、赣三省敌军对闽西革新根据地的第2次‘会剿’,并连克江西的宁都、乐安、永丰等县。三十日(阴历正月初一),将由闽西进入赣南的一路情形吟成一首词《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天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充沛展现了古田会议后赤军部队斗志昂扬的精力风貌,预示了新的革新高潮立刻就要降临的大好局势,抒情了作者成功完结战略搬运后的高兴心境。

  这首词最早由谢觉哉在1956年8月3日《中学生》杂志宣布的《关于赤军的几首词和歌》一文中宣布,题为《宁化途中》。1957年1月《诗刊》正式宣布该词,将标题审定为《元旦》。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书社出书《毛主席诗词》时,将其写作时刻确定为“一九三〇年一月”。但是,“元旦”是指阳历元旦,仍是阴历元旦?

  在湖北教育出书社出书的《诗词全编》中对此注释道:“‘元旦’, 一九三〇年元旦,新年伊始,军务倥偬,古田会议刚刚完毕,就要向江西进发,在赤军战史大将又揭开新的一页。”1930年1月5日,给写回信(编入《选集》榜首卷时,题为《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原文结尾写着“于上杭古田”的字样。这证明1929年12月底举行古田会议之后,到1930年1月5日,没有脱离古田。

  其实,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是1949年今后的事。1949年9月27日,我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榜首届全员会议经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编年、国歌、国旗等抉择案,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选用公元”之后,阳历1月1日才正式成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则改称“新年”。

  在我国古代,“元旦”所代表的日期,并不完全共同。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历史学家从头制定历法,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向沿用到清朝末年。因而,《如梦令·元旦》题中的“元旦”当是阴历正月初一,也便是1930年1月30日。

  这首词的创造缘起在于:1929年11月,蒋介石集结赣、闽、粤的反抗装备,安置对闽西革新根据地的第2次“会剿”。1930年1月上旬,朱德带领红四军主力搬运赣南。带领第二纵队保护主力搬运后,向北经福建连城、归化、清流、宁化等县,翻越武夷山,前去江西与红四军主力会集,使敌人的“三省会剿”宣告破产。据《年谱(1893—1949)》记载:“1月上旬,接到闽西特委来信,要求红四军留下一个纵队在闽西游击,协助当地消除敌人,稳固刚树立的红色政权。对送信人说,敌军是跟着咱们走的,不会停留在闽西跟你们走。他当即写了八个字:‘脱离闽西,稳固闽西’。”1月24日,带领第二纵队经宁都的洛口到东韶,同先到数天的朱德所率红四军主力会集,完结了战略搬运。正是在这样的布景下,1月30日,阴历元旦,写下了这首感念之作。

  这首词寥寥33个字,言语通畅,节奏紧促,笔调生动,叙事写景,情形交融。作者描绘了一幅动听的赤军山地行军图:人喧马嘶,红旗飘荡,雄壮壮美。

  “宁化、清流、归化”,描绘红移的路途。三个县都在闽西,清流居中,归化在清流东北,宁化在清流西北,武夷山又在宁化西面。实践的行军次序是:归化、清流、宁化。之所以写成词中的次序,是出于词律和押韵的需求。率部从古田到东韶,千里行程,迂回行军,所到之处许多,只提了三个地名,并不意味着只经过了这三个当地。

  “路隘林深苔滑”,极端精粹地归纳了行军路程的特色。路隘,山路高低狭隘。林深,在便于荫蔽的山林之间穿行。苔滑,闽西山林茂盛,多雨湿润,山路上长满青苔,一不小心就会滑倒。之所以不走平整大路,而走林间小路,为的是荫蔽搬运,甩开敌军。简略一句话,实在再现了行军的情形,精确刻画了征程的困难,生动表现了赤军一路攻坚克难的坚强精力。

  起句连用三个地名和三个词组,干脆利落,意象组合极为美妙。诗句看似笼统,实为详细,很简略使人想起古诗的创造方法。就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反映“芳华作伴好返乡”的急切心思,一口气说出三个地名,相似电影中的蒙太奇方法,形象反映了红移的速战速决。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此曲以多种景象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从中透出浪迹天边的游子在秋天怀念故土、倦于流浪的凄苦愁楚之情。在这首词中连用三个词描绘路况,全然不见征程困难的愁闷,反而显示了临危不惧的勇气与达观,浸透着“路途是弯曲的,出路是光亮的”那样一种豪放和自傲。

  “今天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一问一答,自问自答,实则方向清晰,不容置疑。“今天”,不少论者了解为1930年阴历元旦,即1930年1月30日。这儿,不能简略地把“今天”了解成写诗的“当天”,而应该将其视为整个战略搬运举动的“其时阶段”。“直指”,口气直截了当,表现了胸中有数、指挥若定的沉稳和决计,也表现了赤军部队步调共同、一往无前的傲然气势。“武夷山下”,实指武夷山麓江西广昌西北一带,也便是朱毛所部会师的目的地。抵达会师地址,即标志着部队搬运的战略目的顺利完成。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抒情战略搬运取得成功后的轻松与痛快,并展现出革新根据地将欣欣向荣的美好远景和坚定决心。诗中连续有三个“山下”,所指不一样。“直指武夷山下”中的“山下”,指战略搬运的目的地。而“山下山下”中的“山下”,泛指与武夷山相连的赣南闽西革新根据地的广阔区域。“风展红旗如画”,预示着红四军完成战略搬运之后乡村装备割据奋斗将愈加轰轰烈烈的光亮远景。

  1962年4月,为1962年《人民文学》杂志5月号宣布的六首著作手书“词六首”三字并作导言。导言说:“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收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宣布。略加修正,因以付之。”这六首词作是《清平乐·蒋桂战役》《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榜首次大“围歼”》《渔家傲·反第2次大“围歼”》。《如梦令·元旦》此前现已正式宣布,不在其列,但也归于“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著作。这首词所记叙的军事举动发生在古田会议之后,这就不能不说到古田会议对我国革新的重大意义以及对心境状况的直接影响。

  1929年1月,朱德率红四军主力脱离井冈山,千里征战,创立了赣南闽西革新根据地。就在革新局势不断趋好之时,各种纷争也在红四军内部悄然呈现。其时,红四军内流寇思维和军阀主义剩余等非无产阶级思维有所发展。其结果是,1929年6月在龙岩举行的红四军党的“七大”上,的正确建议被否决,前委书记落选。9月下旬在上杭举行的红四军党的“八大”开了3天,毫无结果。种种痕迹阐明,红四军出路堪忧。在8月进攻闽中和10月进攻东江的军事举动中,红四军连遭重创。

  1929年10月,陈毅从上海带回《中心给赤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必定了的正确定见,从头担任前委书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党的“九大”在上杭古田村举行,会议共同经过了《我国赤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抉择案》。抉择总结了赤军创立以来的建军经历,确立了赤军建造的底子准则,处理了怎样将赤军建造成为一支新式人民军队的底子问题。红四军上下完成了空前的联合,部队的精力面貌为之一振。随后,又写了《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一文,言外之意洋溢着对我国革新必胜的决心。《如梦令·元旦》中“风展红旗如画”一句,正是“星星之火,能够燎原”这一科学论断的诗意表达。这就不难了解,心境舒快成为《如梦令·元旦》一词的情感主基调。品读《如梦令·元旦》的愉快诗句,关于我国革新光亮出路的巨大预言犹在耳畔回响:“它是站在海岸眺望海中现已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烦躁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