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转冬,又到了蚕丝被“大展身手”的时节。11月14日,杭州举办了一场现场“大比拼”——浙江省蚕桑全工业链展暨杭州市首届蚕丝被手艺制造大赛在运河文明广场举办。来自全市各地12支部队的48位高手,现场展现手艺制造蚕丝被的精深技艺,将源源不断的蚕丝编织成一份份暖意。
竞赛的质料来自淳安县梓桐镇富石蚕桑专业合作社,是本年最终一批收成的蚕茧,种类分别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育成的丝棉1号、金蚕1号,蚕种由杭州市蚕桑技能推广总站(杭州蚕种场)繁育供给,它们经过严厉的选择、检测,精心的处理,“跋山涉水”来到大运河边。
“90后”潘晓骅携爸爸妈妈和伴侣一同参赛。她来自桐庐县瑶琳镇,10年前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蚕丝被制造职业,运营的桐庐明君蚕业专业合作社每年从养蚕户手中收买蚕茧约7万公斤,其产品“明君蚕丝被”也收成了渐渐的变多的“粉丝”。“咱们家做蚕丝被现已三代了,现在我期望能够经过年轻人的思维和力气去传承好这项传统技艺,更好地带动家园开展。”潘晓骅说,这次竞赛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时机,往后她还会不断地提高本身技能,一起加大对产品的规划研制,并添加一些文旅项目,让更多人了解蚕桑文明。
铺绵是否均匀、外观是否规整、装胎是否贴合、针脚是否平坦……这些都是评委打分的要害。全国丝绸标准化技能委员会秘书长伍冬平是此次竞赛的评定组成员之一,现场,他共享了怎么样分辩蚕丝被好坏的办法。“首先看标签,好的蚕丝被纤维含量都在50%以上,假如达到了100%,那就是纯蚕丝的;其次还能够看纤维长度和被子的疏松度,好的蚕丝被一根蚕丝能够拉很长且不易被拉断,被子压下去有很好的弹性。”伍冬平说。
除了严重剧烈的蚕丝被大赛,现场还有与蚕桑相关的各种展现和体会——蚕丝在面膜、骨支架及人工韧带等范畴的使用,“饲料养蚕vs桑叶养蚕”展现,蚕丝团扇制造体会,非遗茧画著作赏识……让您亲自体会从卵到丝的美妙旅程,近距离感触蚕桑开展的无限或许。
“浙江作为全国蚕桑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悠长的蚕桑前史和精深的技艺。除了传统的种桑养蚕和缫丝织绸外,接下来咱们将经过科技赋能,让蚕桑更好地融入大健康工业,如桑叶入药、蚕丝面膜、蚕丝生物医用资料等,为推动蚕桑这项前史经典工业的高水平传承和高水平质量的开展作出咱们应有的奉献。”浙江省农科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蚕桑学会理事长王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