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网站/媒体公告
合力解析生命奥秘
来源:斯诺克网站/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06-06 16:12:15

  生命科学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学、发育生物学这些前沿领域的每一步探索,必然的联系到人类生存、人民康乐、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人预言,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以下简称“上海生科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中科院昆明动物所所长张亚平院士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他们眼中,生命科学研究的魅力何在?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培养有何特色?

  张亚平说,生命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待探索。在这样的领域内,许多基础性、重要的生命奥秘都没找到答案。与物理学等成熟的学科相比,生命科学还远未成熟。

  然而,生命科学也被认为是“古老”的。生命科学的背后,有着古老的资料、资源和深远的研究基础,这一领域内的动物学、植物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而,在生命科学领域培养研究生,必须强调宽广的专业基础。分子细胞生物学是上海生科院研究生必修的主课。裴钢说,这是研究生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

  因为古老,研究生就需要首先了解专业领域的历史和发展,就特别需要夯实专业基础。

  裴钢介绍,由于这样的领域交叉很广、发展非常迅速,除了要求学生积累、夯实基础知识及掌握基本技能外,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

  张亚平的描述正好解释了裴钢的理念。他说,如果要开展进化基因组学方面的工作,除了要有生物学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计算技能;如果要开展群体遗传学的工作,就会挑选有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和具有动手能力的学生。这些也会成为学生进入学习和科研后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张亚平的“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演变规律”有高度的交叉性,因而,他要求研究生要具备良好的数学知识、计算机技能以及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的能力。进入实验室后,这些技能还需严格训练和加强。

  面对领域交叉广、发展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基础背景的差异,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培养尤其重视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一样的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培养方法。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敢于“试错”,能容忍不同个性的研究生的发展。

  在昆明动物所,导师指导学生选题时尤其关注学生的特点和爱好,扬长避短。通常建议性格相对保守的研究生从事相对稳妥、基础的科研方向,而对有拼闯劲的学生,则鼓励他们从事一些具有风险性、开拓性的科研课题。

  这也与知识创新工程对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定位相适应。两位院士不约而同地提起始于1998年的知识创新工程。他们都以为,知识创新工程启动后,对科研的投入和鼓励更多,这为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的开启创造了条件,是生命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遇。裴钢说:“研究生教育要为中科院的总体战略目标服务,要为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服务。”知识创新工程预示着研究生培养的多元定位。在知识创新时代,从国家总体看,研究生培养既要培养一批能面对国家需求、做实际工程的人才,在未来承担起国家建设的重任,也要培养高精尖的科研人才,未来将承担起知识创新的重任。个性化培养更有助于学生的多元发展。

  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没有研究生,实验室就很难作出一流成绩。作为一个导师,即便他本人在专业领域做得很好,如果他指导的学生不能做出很好的工作,导师也是不合格的。

  裴钢认为,导师一方面要教育学生作好科研,使得学生在学术上有所长进,并且要在做人、科学素养、道德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教育研究生树立远大的科学目标,同时又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

  “总而言之,每一个成功的老师后面都有很多优秀的学生;而每个成功的学生都会源于其成功的老师的培养。这是无疑的!”裴钢说。

  张亚平记得,他刚进入昆明动物所念博士时,他的导师、昆明动物所原所长施立明院士曾告诫他,要有浓厚的兴趣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不然,就不要跨进科研的门槛。这给他的一生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他把施立明院士称为他的一位“贵人”。

  这种“贵人”意识,张亚平解释为师生互助意识,认为这是研究生必备的一种思维方式。

  昆明动物所把实验室管理作为培育学生互助意识的重要方法。在管理过程中,研究生学习怎么样与导师站在平等位置做协作,如何把实验室“管活”而不是“管死”,如何确立必不可少的规则,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如何与同学沟通等。

  张亚平认为,科研是一项社会性活动、团队活动,只有学会与人合作、与规则相协调,才能做好。而且,从客观上看,帮助别人多了,获得别人帮助的机会也就更多。

  此外,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也是学生的重要机会。无论是昆明动物所还是上海生科院,都以各种手段吸引海外学者。昆明以西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优势,上海则以开放的地域与学术水准为筹码。每年,两地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并为学生出国提供或创造条件。

  生命科学发展非常迅速,在最前沿的许多研究中,都有研究生的参与。裴钢说,在一些前沿领域内,许多工作都是研究生在做,甚至有可能他的导师也无法跟上。这时,研究生与导师是平等的。甚至于,学生就是老师,老师就是学生。

  近年来,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涌现出了大量创新成果。如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王英强以第一作者在《自然》上发表论文,动物所博士研究生李文东同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几篇《细胞》论文的第一作者饶毅研究员指导的蒋辉、以及张旭研究员指导的管吉松等,都是中科院20多岁的在读研究生。中国南方的一家著名媒体就此发表评论说,以前国内学者只要在著名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就似乎成了英雄。而随着国内的好文章慢慢的变多,“今后你们可以用平常心来对待论文发表,回归科学研究的本义了”。

  事实上,出好文章并不是全部目的。营造创新研究的风气,为研究生提供提供严格的学术训练,师生合力解析生命世界的奥秘,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人类的幸福服务,才是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